新闻详情

专委会动态丨研讨会: 全球胜任力与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2023-07-19 15:07作者:FLEPC

2023年7月9日,由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办、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外语教育专委会、广州外国语学校和中国国际教育论坛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中学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广州成功举行。在这些青少年外交官辩论的如火如荼之时,广州知名中小学教师们也共聚一堂,围绕全球胜任力与文化自信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是探讨如何将跨学科和多元文化的理解项目融入到课堂中,以及如何培养未来人才的全球胜任力和文化自信。同时,也旨在帮助各个学校树立自己的特色,成为国际理解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的窗口学校,为大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薛何仙教授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各种主题活动和模拟联合国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国际舞台。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文化偏见,以提高跨文化的沟通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呼吁大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李泰锋主任分享了关于跨文化交流和世界观培养的经验和观点。分享了在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教学交流经历,以及和家人在全球旅行中所体验的文化冲突和共享。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以为社会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还探讨了如何平衡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们在发言中也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和不足。


中大附中胡老师分享了对模拟联合国活动的看法,认为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素质。提出了此次活动可以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相衔接,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做一个拓展或者延伸。此外,老师也认为活动中的英语演讲可以帮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的初中英语老师表示,第一次参加这种模拟联合国的活动,感触最深的是讲到孩子们要更多内化于心,真正产生这种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次活动可以很好的让他们去探索自己,也能很好的去了解他人,从而真正的培养我们中国人的自我自信。


广州市天河区天荣中学罗老师探讨了通过体验式学习来促进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好处。描述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项目以及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还提出了将体验式学习融入学校课程的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娉媛表示,模拟联合国活动不仅仅是一个青少年公共外交素养教育的体验活动,更是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模拟联合国的活动形式是非常有探索价值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我们很希望把这种活动形式带进校园真实的课堂里,赋能教师的常规教学。新学期,我们将通过以模联活动为抓手的特色教师工作坊,与老师们进行更多的教学尝试和创新实践。


广州外国语学校于老师表示,如果我们的家长也能理解到跨文化交流,理解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你从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对于我们个人或者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大的进步。如果我们从家长的角度入手去推广国际理解的重要性,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广州市番禺区星海青少年宫的杨老师介绍了青少年模拟联合国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如何通过青少年宫等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国际事务。作者提出了带动校外教育和联动校外资源的建议,以便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模联活动中来。同时,作者还介绍了自己在青少年宫负责的英文项目,以及如何在其中渗透家国情怀,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白云区云英实验黄老师介绍了一位英语老师第二次带领初一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和学生们都获得了很多成长和进步,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沉浸式学习的乐趣。同时,文章也呼吁更多的学校和老师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与学生一起成长。整篇文章强调了沉浸式学习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学校叶老师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文化自信和模拟联合国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和思考问题。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强调了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能力才能避免被淘汰。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郑老师表示,通过这次模联活动,学生在了解了更多外部的事情之后,他对这种整体文化的理解会更加好,对内部才会有更好的认同。态度也会随之有所改变。


天河外国语学校陈老师表示,学生对这类活动会比较感兴趣,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对一些问题有更加深入的思考理解。有了这样的方式,他们就有更多机会在课堂上去表达。


广州中学的陈晓媛老师表示,讲到全球胜任力,用英语来讲中国故事,我觉得这个很好,回去后会加大宣传,孩子们的表达力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不那么愿意积极,要让孩子们主动的去表达自己,不要磨灭了她们这种想要表达的愿望,尤其是思想的愿望。


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的彭老师表示,用英语这个工具去解析剖析中外文化的区别,对中国的每一位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孩子们觉得不需要学英语,在这方面需要去做一个思维的改变,引导孩子们反思中国文化的一些偏见,去提高跨文化的一个沟通的技能,培养出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批判性的思维。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可以促进我们去产出一些更属于中国的一些解决方法,立足于我们国际的一些问题上。


李峰主任表示,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去多参加活动,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之后再进行推陈出新,想办法去解决国际上的问题,我觉得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看到同学们的表现,还有准备过程,利用学到的知识,他们呈现出来的收获是很大的,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还拓展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的英语老师郭淑敏分享了她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感受,认为这种类型的活动对学生和老师都是收获满满的。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外观和应对能力,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从中学到了很多。此外,这次活动也促进了跨学科的交流和教学。希望大家也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


广州市教研员北部分院教研员李家丽总结了如何通过模拟联合国和双语诵读来帮助孩子们在全球化时代中提高综合能力和文化自信。模拟联合国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辩论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深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双语诵读则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诵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比较。这些活动不仅适合初中、高中和大学生,也是一个拓展事业和提升能力的过程。


最后,由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黄丽妮总结了如何通过跨文化素养、包容性和交流互建来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其中,模联活动在国际理解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以此促进跨文化素养和包容性的发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全球竞争力。


-END-


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888号广州国际科贸中心B1栋906-908室 邮编:510000 传真:020-83540910 粤ICP备2021122073号
网站链接:

欢迎关注
协会公众号